1 |
PDE5抑制剂对大鼠移植物血管病保护机制的探讨 |
徐自强 |
2013 |
2 |
应用具有酪氨酸突变的新型AAV转基因载体通过玻璃体腔注射来探讨治疗全色盲动物模型的新途径 |
庞继景 |
2013 |
3 |
2型糖尿病脑病大鼠脑内代谢通路的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 |
叶信健 |
2013 |
4 |
FcR介导的具有特异免疫保护作用新型RSV粘膜疫苗的研究 |
邹立林 |
2013 |
5 |
依托泊苷对转录因子Ikaros降解机制的研究 |
贺立彩 |
2013 |
6 |
不同类型成体干细胞的抗肝纤维化疗效比较 |
俞富祥 |
2013 |
7 |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与人类精子活力的关系研究 |
葛红山 |
2013 |
8 |
HIF-1α及 iNOS基因 SNP多态性与低氧训练效果关联研究 |
汪洪波 |
2013 |
9 |
基于粘性棒流体模型的谱方法误差分析 |
李物兰 |
2013 |
10 |
基于优化算法脑肿瘤图像分割及评价系统的建模与应用 |
张杨 |
2013 |
11 |
铺诱导辜丸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番茄红素的保护作用研究 |
吴博 |
2013 |
12 |
血浆支架-干细胞组织工程对卒中后脑组织缺损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 |
诸葛启钏 |
2013 |
13 |
基于MHC-I和HBV-CTL表位共表达载体修饰的树突细胞激活抗HBV细胞免疫应答研究 |
陈庆新 |
2013 |
14 |
恶性黑色素瘤C-KIT、BRAF基因的突变及意义 |
陈国荣 |
2013 |
15 |
苯致精子损伤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 |
闫洪涛 |
2013 |
16 |
不同撕囊状态下囊袋弯曲-人工晶状体复合体在后囊膜混浊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李瑾 |
2013 |
17 |
酪氨酸激酶受体Kit在视网膜发育和视网膜损伤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
李辉荣 |
2013 |
18 |
ADSC来源供体视网膜细胞/RPC制备及自体视网膜下腔移植治疗动物RD模型的临床前研究 |
金子兵 |
2013 |
19 |
适应气候变化的沿海地区生态系统能力建设 |
艾为明 |
2013 |
20 |
视网膜视神经生理和病理改变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
吕帆 |
2013 |
21 |
基于腹腔镜辅助L5-S1抽向融合术工作通道构建和生物力学分析的解剖学研究 |
吴立军 |
2013 |
22 |
电子废气物溴代阻燃剂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人体暴露评价技术研究 |
黄长江 |
2013 |
23 |
增龄变化与老年人常见临床问题的综合解决路径研究 |
胡国新 |
2013 |
24 |
针药复合麻醉在腹部手术的应用及机体保护效应 |
王均炉 |
2013 |
25 |
基于鸡尾酒法的何首乌致肝毒性大鼠CYP450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张园 |
2013 |
26 |
大鼠正常与纤维化肝脏生物支架的比较研究(已结题) |
林刻智 |
2013 |
27 |
利用红花油体表达系统对新型oleosin-FGF10融合蛋白载体构建策略的研究 |
刘敏 |
2013 |
28 |
Dami细胞向巨核细胞的定向分化、成熟及其信号机理研究 |
庞实锋 |
2013 |
29 |
2013检验医学国际学术交流项目 |
吕建新 |
2013 |
30 |
温郁金中三个新颖结构倍半萜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机制研究 |
董建勇 |
2013 |
31 |
定向分化人类胚胎干细胞为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研究 |
谷峰 |
2013 |
32 |
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生物支架重构及蛋白质组学研究 |
王志斌 |
2013 |
33 |
钛表面pH响应控释抗菌药物的研究 |
刘劲松 |
2013 |
34 |
三维角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研制及其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沈梅晓 |
2013 |
35 |
具有表面原位药物缓释功能的人工晶状体研究 |
林全愧 |
2013 |
36 |
益气活血通络解毒方通过抑制未折叠蛋白反应拮抗再灌注肺凋亡的研究 |
王万铁 |
2013 |
37 |
茜素型蒽醌类化合物对凝胶分离磷酸化蛋白检测的机理研究 |
金利泰 |
2013 |
38 |
儿茶盼抑素对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
陈然 |
2013 |
39 |
计算机辅助新型FGFR1选择性高效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研究 |
梁广 |
2013 |
40 |
EAE过程中A2aAR介导的信号通路对小胶质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 |
郑荣远 |
2013 |
41 |
钛种植体表面pH响应智能性释药体系的构建及其抗感染性能研究 |
刘劲松 |
2013 |
42 |
基于 1H NMR代谢组学技术对骨质疏松症的代谢机制研究 |
廖仕贤 |
2013 |
43 |
rdl21J、鼠基因治疗前后视循环相关蛋白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
郑钦象 |
2013 |
44 |
温郁金中二个新的愈创木烷型倍半萜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机制研究 |
董建勇 |
2013 |
45 |
妊娠糖尿病所引起的DNA过甲基化导致胚胎神经管畸形的机理研究 |
杨培新 |
2013 |
46 |
抗氧化和抗炎双功能查尔酮类化合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及新药设计 |
王占坤 |
2013 |
47 |
复杂环境下基于非侵入式眼动控制的无障碍人机交互技术研究 |
吴暾华 |
2013 |
48 |
薄瓣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后干眼的发病机制研究 |
胡亮 |
2013 |
49 |
非发酵菌RND外排泵基因的结构和分子进化研究 |
应俊 |
2013 |
50 |
生命早期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腰围身高比的影响研究 |
施红英 |
2013 |
51 |
bFGF对糖尿病溃疡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能量代谢关键酶硝化应激的调控作用 |
金利泰 |
2013 |
52 |
EB病毒LMP2特异性结合affibody分子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
张丽芳 |
2013 |
53 |
脑红蛋白与线粒体蛋白VDAC和CYC1相互作用抑制缺氧/缺血损伤所致神经细胞死亡(已结题) |
于占洋 |
2013 |
54 |
门静脉高压症脾亢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活性研究 |
廖毅 |
2013 |
55 |
α7nAChR对糖尿病伤口愈合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
范琰琰 |
2013 |
56 |
多巴胺D2受体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部位研究 |
杨景雷 |
2013 |
57 |
萘甲酸盐类离子液体对稀土Eu3+及其β-双酮配合物的强荧光增敏机理及分析应用 |
王学东 |
2013 |
58 |
ROS对老年小鼠脑血管重构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已结题) |
祝建洪 |
2013 |
59 |
一氧化氮-环鸟苷酸信号通路在冠状动脉缺氧性收缩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
应磊 |
2013 |
60 |
转录因子GATA-1对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感染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研究 |
郑晓群 |
2013 |
61 |
Wnt信号通路参与中脑多巴胺神经元损伤的研究 |
张婵 |
2013 |
62 |
短链脂肪酸(SCFA)对哺乳期肠黏膜的保护机制 |
朱利斌 |
2013 |
63 |
动植物生物反应器--油体生物反应器研制及产品开发 |
王晓杰 |
2013 |
64 |
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在脓毒症小鼠CD4+T细胞免疫功能损害中的作用及机制 |
洪广亮 |
2013 |
65 |
水体中存在高丰度低溴联苯醚的光解机制研究 |
马美萍 |
2013 |
66 |
姜黄素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自噬通路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 |
黄伟剑 |
2013 |
67 |
EPCs分化为ECs过程中相关microRNAs的筛选鉴定及其功能研究 |
蔡雪黎 |
2013 |
68 |
Let-7d对DMT1表达和神经元损伤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
张雄 |
2013 |
69 |
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靶向治疗裸鼠髓母细胞瘤的实验研究 |
张弩 |
2013 |
70 |
MIF在缺血性心肌病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唐疾飞 |
2013 |
71 |
炎症微环境与EMT在前列腺癌浸润转移和耐药中的作用 |
张华杰 |
2013 |
72 |
TSLP信号通路介导树突状细胞在急性肺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
潘国权 |
2013 |
73 |
尘螨抗原直接作用于P815肥大细胞Toll样受体2,4,9的炎症机制研究 |
李孟荣 |
2013 |
74 |
靶向凝血因子Ⅻ的短发夹RNA抗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
江明华 |
2013 |
75 |
bFGF对能量代谢相关酶的调控及其在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的作用 |
王旸 |
2013 |
76 |
脂氧素促进内毒素性肺损伤肺泡上皮屏障修复的机制研究 |
应斌宇 |
2013 |
77 |
靶向抑制FGFR-1的小分子化合物对骨性关节炎的防治效果和机制研究 |
潘哲尔 |
2013 |
78 |
缺氧诱导因子在糖尿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中的保护作用研究 |
张素勤 |
2013 |
79 |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卵泡和卵子的影响,及在卵巢衰老中的作用研究 |
葛红山 |
2013 |
80 |
抑制11beta-HSD1可以缓解1型糖尿病肾病 |
潘勇 |
2013 |
81 |
冬凌草甲素抑制乳腺癌侵袭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
刘彦隆 |
2013 |
82 |
基于代谢组学和网络分析的大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研究 |
蔡小军 |
2013 |
83 |
Ikaros在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中降解机制的研究 |
贺立彩 |
2013 |
84 |
Slit2/Robo4在二次打击诱导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 |
龚裕强 |
2013 |
85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促进角膜损伤修复作用研究 |
蔡剑秋 |
2013 |
86 |
线粒体ATP钾离子敏感通道在A2AR基因敲除小鼠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
黄晓颖 |
2013 |
87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与TLR2和NOD2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
李昌崇 |
2013 |
88 |
凝胶上新型蛋白质荧光检测技术的开发 |
丛维涛 |
2013 |
89 |
锁核苷酸通用引物筛查活化T细胞微小RNA的技术研究 |
杨丽红 |
2013 |
90 |
一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评价及其机制研究 |
任晓丽 |
2013 |
91 |
RP9基因变异患者来源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基因修复和致病机理研究 |
金子兵 |
2013 |
92 |
早期糖尿病脑病动物模型的研究 |
孙晶 |
2013 |
93 |
三维结构上研究压力对平滑肌细胞分化转换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
祝建洪 |
2013 |
94 |
实时定量PCR阵列技术筛选声带白斑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
陈晓云 |
2013 |
95 |
糖尿病脑病的整体代谢调控网络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
赵良才 |
2013 |
96 |
基于氧化酶法的糖化血清白蛋白(GA)匀相法检测试剂开发(已结题) |
连国军 |
2013 |
97 |
角膜前表面个体化数字建模实验及相关应用研究 |
郑穗联 |
2013 |
98 |
配体-腺苷受体-KATP信号通路在儿童OSAHS认知功能损害中作用 |
蔡晓红 |
2013 |
99 |
HLA抗原表位库分析筛选与强直性脊柱炎强关联的表位 |
张纯武 |
2013 |
100 |
微囊化的胰岛细胞移植联合人工血管肾动脉重建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病变 |
徐自强 |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