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背景:
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早期康复治疗对其功能的恢复与提高极为重要。因此欧美国家普遍重视早期直立康复训练、最大程度降低卧床并发症,但同时也存在椎前缘高度未能完全恢复的弊端。
德国西门子公司支具 意大利病例术后三个月影像资料
国外普遍使用的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胸腰椎支具(如上图意大利病例),仅能限制胸腰椎的伸屈、旋转和侧屈运动的问题,对于持椎体前高度并不理想。
成果概要: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蒋松鹤教授研究团队针对上述两难问题,研制一种胸腰椎撑开支具,外固定于椎体前侧,协助对自身原始体重的支撑。在有效维持椎体前高度,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尽早进行站立训练。
温医大附二院临床应用8年,脊柱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2-4周左右佩戴,能有效地维持椎体前高度,保证早期康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大减少了术后卧床并发症(如体位性低血压、肺栓塞、压疮)的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早期佩戴,保证安全前提下达到早期起床训练的目标。系列临床研究如下。
(一)临床一期研究
发表论文:LI Sha-sha, .. JIANG Song-he* et al. Jiang-zhan’s Thoraco-lumbar Distraction Orthosis.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upplement No.46, 2008 (ASIAN OCEANIA CONFERENCE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MAY16-19, 2008, NANJING, CHINA)
(二)临床二期研究
发表论文:林海燕,郑余银,蒋松鹤▲. 撑开支具在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影像学评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35-38
(三)临床三期研究
王万胜(指导老师蒋松鹤),胸腰椎撑开支具的推广应用,2013R413041,2013 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应用领域:
主要应用于脊柱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等。
成果的成熟度:
2009年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07 1 0133648.6。该项课题通过8年的多方位系列研究,影像学证实其安全性;临床三期研究显示显著减少术后卧床并发症(如体位性低血压、肺栓塞、压疮),解决了早期康复的两难问题。
合作方式:
1. 与医疗器械厂合作开发此研究成果,推动自主知识产权康复产品产业化。
2. 专利一次性转让。
联系方式: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科教科 (325027)
成果发明人:蒋松鹤等 邮箱:jiangsonghe2@qq.com
联系人:何蓉 移动电话:1381971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