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 最新发布
◇ 政策动态
◇ 科技成果
◇ 申报指南

联系我们

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邮 编:325035

电 话:0577-86689977
传 真:0577-86689977
邮 件kjc@wmu.edu.cn
网 址http://kjc.wmu.edu.cn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疫情防控 > 最新发布 > 正文

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攻关项目工作简报

1

温州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攻关项目秘书组 2020 2 26

【项目进展】

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断试剂盒研究

李校堃院士团队成功开发新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核酸检测试剂盒入选科技

部应急攻关项目

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温州流行病特点及传播规律研究

建立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数据库

总结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特征及流行规

参与制订中国《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防

控期间开展支气管镜诊疗指引(试行)》

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相关药物研究

老药新用—“沙利度胺片” 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初见成效

温莪术注射液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状肺炎完成伦理审查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型肺炎研究

程锦国教授牵头组织撰写《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

药防治专家组专家共识》

1开发 1-4 号中药汤药方剂,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经中西医联

合治疗症状改善明显。

【项目举措】

成立新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攻关项目秘书组

新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攻关项目周报制度

【项目进展】

李校堃院士团队成功开发新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

在新冠状病毒确定具有人传人特性的第一时间,李校堃院士

马上组织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丁春明教授和相关企业负责

人,将开发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任

务,目前取得重大突破。该试剂盒为“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IgM/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

法)”,利用检测对象 1 滴血,10 分钟之内即可快速检测出

结果,实现了对新冠感染患者全周期管理。其检测原理为:

人首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病毒进行

免疫防御,产生特异性抗体,急性感染 3-7 天后体内会产生

IgM 抗体,该抗体主要在急性感染期存在。几天后 IgG 抗体

开始出现并升高,体内存在时间较 IgM 更长,亲和力更好,

提示出现既往感染。该试剂盒通过 IgM+IgG 的联合检测,

可以覆盖早、中、晚各期,避免漏检,精准发现各期感染者。

此试剂盒突破了现有核酸检测技术对人员、场所的限制,最

大程度提升了目前新冠病毒疑似人群甄别工作,有效满足防

疫一线筛检需求。

2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核酸检测试剂盒入选科

技部应急攻关项目 温籍科学家尤思敏创建的杭州优思达是

一家致力于创新分子生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

术企业,自主创新建立多种病原体全自动核酸快速检测技术

平台。杭州优思达与李校堃院士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

一院形成肺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核酸检测试剂盒临床研究产

学研合作组,该项目获得科技部应急攻关项目立项。科技部

300 多个申请企业中,择优遴选 9 个项目,进入应急审批

通道,加快新冠状病毒肺炎检测试剂的审批。

建立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数据库 温州

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成水团队牵头的“温州新型冠状病

毒感染的肺炎临床救治与流行病学防控技术研究”项目,建

450 例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数据库,包括

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经大数据分析并结合临床与流行

病学信息,初步建立了 3 个疫情预警预测指标,提出了新冠

状病毒感染肺炎发病与确诊曲线偏移观点,用于预测趋势;

创建了“疫情指数”用于评估疫情的严重度,每日监测并提

供分析数据,创立疫情预测曲线模型,预警温州病例出现的

趋势;建立 R0 Rt 新的计算方法,利用动态变化预测疫

情,为温州新冠状病毒疫情发展和疫情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

了依据。

总结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特征及流行

规律 参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危重病人的救治,重

症转轻症比例达 67%;完成温州市 450 例病人的流行病学基

3本信息的收集;完成了温州市确诊病人的输入病例和本地病

例特点分析,及其三间分布分析;对乐清及鹿城作了专项分

析,提出本地传播病例是重点防控环节,经数据分析筛查到

无症状感染患者、长潜伏期及发病后长久不能隔离的患者,

提醒疫情防控要关注隐形感染、及时发现病人;参与温州流

行病调查研判工作,并作现场分析,帮助确定传播途径和传

染源来源等。

参与制订中国《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

防控期间开展支气管镜诊疗指引(试行)》 温州医科大学陈

成水教授,作为四位执笔者之一,参加制订中国《新型冠状

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支气管镜诊疗指

引(试行)》,用于疫情防控工作。

老药新用—“沙利度胺片”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初见成效

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景林教授牵头,在温医大附

属第一医院开展反应亭救治新冠肺炎临床研究。一例重症患

者已治愈出院。该患者入院时焦虑不安,且有呕吐腹泻,缺

氧症状明显,氧合指数低至 142,用反应亭 3~4 天后,上述

症状消失,缺氧明显改善,氧合指数逐步恢复正常。患者用

14 天后,于 2020 2 17 日康复出院。温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新冠肺炎治疗团队已将反应亭治疗普通型和

重 型 新 冠 肺 炎 的 临 床 研 究 在 国 际 临 床 试 验 网 站

ClinicalTrials.gov ) 注 册 , 注 册 批 准 号 : 普 通 型

NCT04273529;重型 NCT04273581,期待反应亭能让更多

新冠肺炎患者受益。

4温莪术注射液治疗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完成伦理审查

温莪术是浙江温州道地药材,著名的浙八味之一,在温州

地区有着上千年种植历史,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肿瘤的作

用。现代医学研究显示,温莪术中抗病毒成分主要有莪术醇、

莪术二酮、吉马酮、姜黄素、莪术烯、呋喃二烯等。以温莪

术作为原药材的莪术油注射液是一种抗病毒天然药物,可有

效抑制病毒性肺病变的发展,使许多病毒性疾病的症状和体

征迅速缓解、病程明显缩短,其临床上与抗生素联用治疗病

毒性肺炎,可增效减毒。李校堃院士团队使温莪术成为浙江

道地药材中第一个通过 GAP 认证的品种。李校堃院士团队

联合浙江天瑞药业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和第二医院开

展温莪术注射液对不同类型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治

疗。

程锦国教授牵头组织撰写《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

医药防治专家组专家共识》 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成

立了以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程锦国教授为组长的温州

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指导组,14 位中医内科权威专

家根据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新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

案》,结合温州地区的地域、气候、人群体质等特点。形成

《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专家共识》提

高辨证施治精准度。

开发中药汤药方剂,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经中西医联合治

疗症状改善明显联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第

二医院瓯江口院区、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温州市中医院、

5瑞安市人民医院,乐清市人民医院,永嘉县人民医院、平阳

县人民医院等 8 家医院的力量,共有 14 位中医师进入隔离

病房观察治疗。经中医辨证论治后,入组病人服用协定方。

1-4 号方以外的中药汤药方剂,联系温州市新冠肺炎中医

专家组会诊后开方配送。在院治疗的患者接受中西医联合治

疗后,症状改善明显。

【项目举措】

成立新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攻关项目秘书组 为高效推

进项目实施,温州市应急攻关项目总协调人李校堃院士建议

成立应急攻关项目秘书组,负责收集项目最新成果并及时与

科技局汇报和沟通相关工作。选派温医大科技处副处长王晓

杰教授为组长,各课题组选派一人担任副组长,龚方华担任

李校长的秘书。秘书组按时汇报项目进展并进行资料汇总。

秘书组负责召集每周五课题进展汇报。

新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攻关项目周报制度 为了加强温

州市应急攻关项目协作,及时收集项目成果,推动项目成果

在新冠状病毒疫情防治中的应用。科技局要求五个项目每周

五定期向科技局汇报项目进展。聘请李校堃院士作为五个攻

关项目的总协调人。

报:市科技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 温州医科大学科技处
地址:温州茶山温州医科大学科技处  电话:0577-86689977